《真伪之问:何谓真正的城市遗产保护》导读

1503020730731268.png《真伪之问:何谓真正的城市遗产保护》导读

书评作者:张晨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后,博士


《真伪之问:何谓真正的城市遗产保护》一书主要是对于真正的城市遗产保护的一次探讨与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原真性的探讨。

正如序言中所写,我国目前对于“历史建筑和城市遗迹要保护”这个话题已经没有争议,但对“如何才是真正的保护”却有着不同的说法。城市遗产保护面临的3个基本问题:保护什么?为什么保护?怎样去保护?前两个问题已产生共识,然而第三个问题仍在争论当中,这也是这本书想要阐述的重点问题。

导言与第一篇由遗产保护的发展背景谈起,谈到保护思想的变化。从单体的保护,到街区的拓展,直至整体性的保护理念被认同,似乎是学术上顺理成章的发展,然而却经历了几个世纪的不断的探索、论证与反思,而目前,我国仍旧处于这一反思过程当中。

第二篇单独辟出章节讨论了关于保护的“误区”。第一个误区是以雷峰塔、胡雪岩故居为代表的重建行为。书中认为对古迹遗址的修复和重建,与中国文物保护法规中尊重现存实物遗存以及保护文物古迹的原真性原则都相去甚远,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正确认识和评估。在这个问题上,不同专家学者的意见差异,主要来自是偏重于历史价值,还是偏重于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赞成修复与重建的专家主要从科学、艺术、情感的角度出发,而反对者主要关注历史的真实性。第二个误区是“异地保护”。这其实在目前仍旧是主流方法,所给出的“五花八门”的理由便是如不异地保护,那只得拆除,异地保护是个不得已的“更好的选择”。书中却强调,历史建筑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自身,还包括它所处的环境,其实早在《威尼斯宪章》中就已经指出:“古迹不能与其所见证的历史及其产生的环境分离。除非出于保护古迹之需要,或因国家或国际之极为重要利益而证明有其必要,否则不得全部或局部搬迁该古迹。”试问所有的异地保护都如同1950年黄河三门峡水库引起的永乐宫搬迁,或者2002年长江三峡水库引起的淹没区的文物搬迁如此的“不得已”吗?第三个误区是“文化工程”,譬如“华夏第一祖龙”工程、“巴米扬大佛”工程。第四个误区是“仿古街”。譬如琉璃厂、前门大街,这两种实际为新建项目的行为,完全模糊了人们对于城市遗产保护的理解。最后一个误区则是书中认为最为严重的误区——旧城改造。1990年代开始的大拆大建对于城市遗产的破坏毋庸置疑,之后的“原样重建”和“修旧如新”的替代模式似乎已经优于大拆大建的粗暴式发展,以至于许多人认为这就是城市遗产保护的正确方式,殊不知这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的破坏。时至今日,拆除历史建筑,再造相仿建筑竟然仍旧是城市中对待历史街区的主要方式,目睹众多城市的文化遗产由于人们对历史真实性的理解偏差而被破坏,大概就是该书成书的主要原因吧。

第三篇采访了国内规划界、建筑界、考古界的城市遗产保护专家,呈现出对于历史真实性的不同观点,可谓百家争鸣。包括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前组长罗哲文先生,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杨鸿勋先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前顾问总规划师王景慧先生,同济大学张松教授、邵甬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齐康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先生,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先生,不同领域的专家对于城市遗产保护的原真性都有着不同的见解,非常值得广大读者细细品味与学习。在成书的几年中,所访谈的几位老先生陆续仙逝,书中言词却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第四篇就怎样去保护做出结语,提出几项重要观点。其一,我国城市遗产保护具有自身的特点。其二,我国的原状不能等同于国际上的原真性。其三,原真性与地方特性紧密相关。并倡导应从旧城改造走向保护与更新,提倡整体性的保护方法,呼吁保护创造新建筑的文化土壤。城市遗产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政策、技术、经济、公 众参与等各个方面,其前提是要建立在对于遗产价值的充分认识以及尊重的基础上。探讨与呼吁关于城市遗产的保护意识的论著众多,本书的亮点则在于经历了我国遗产保护数十年历程的各位大家对于原真性的阐述与讨论,可为从事遗产保护工作或对遗产保护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提供更为明晰的思考空间与方向。

回望近日大同的“新”古城所引起的轩然大波,作为一个在消灭了真实的历史环境后建造的臆想中的城市遗产的文化工程,或者如建业里拆除重建东弄、中弄却仍自诩修复保护的商业项目,却成为讨论城市遗产保护之路的焦点,成为所被标榜的保护行为,更加明晰地显示了目前我国对于历史的真实性的认识偏差。在关于城市遗产保护的探索之路上,我国要走的路还很长。


微信扫一扫
关注“上海城市规划”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