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2期 2021年第2期 E城镇化的发展与治理

卷首语

(2021年第2期)

主题:E 城镇化的发展与治理


特邀组稿人:罗震东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作为人类历史迄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中国的道路从来不是先发城镇化国家历程的简单复制,也绝非既有的以先发国家经验为基础的城镇化理论的再次验证。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一个拥有巨大人口与空间规模的悠久文明进行现代化转型的伟大实践。尤其在城镇化率突破50%以后的下半程,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重重挑战必将塑造前所未有的场景。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所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即将开启。面对这样一个高度复杂且无任何经验可循的时代,中国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和理论研究任务艰巨。

       改革开放40余年来的城镇化进程同时是中国快速推进技术变革的进程。技术变革从未放慢脚步,信息通讯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时空压缩已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结构巨变的核心动力。由此产生的数字经济正深刻地改变着中国城市与区域的产业结构。21世纪以来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的规模及其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19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超过35万亿元,占GDP比重已达36.2%。随着服务业的快速数字化,工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悄然加速。据中国信息通信院公布的报告,2019年工业数字经济增加值已占行业增加值比重的19.5%。2020年,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受疫情的催化各行各业纷纷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数字化升级已经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信息通讯技术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加速了城乡二元壁垒的瓦解,信息、资本、人口等要素在城乡之间重新配置,淘宝村、网红村等新乡村现象开始大量涌现。当今移动互联网已经覆盖中国城乡。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9.40亿人,其中手机网民9.32亿人,手机上网比例高达99.2%。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76.4%,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52.3%,城乡差距持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速消弭。线上销售模式的普及,以及更加多元化、低门槛、去中心化的平台与技术的出现,促进了以淘宝村为代表的大量数字乡村的浮现、转型与升级。从2009年最早发现的3个到2020年的5 425个,从年均销售额达到1 000万元到年均销售额过百亿元,从沿海省份的零星分布迅速扩展到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淘宝村已经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经济地理现象。

       移动互联网大大降低了淘宝村进入互联网世界的门槛,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营销模式则赋予了淘宝村不断转型升级的动力。短视频、直播和社交媒体的到来为乡村产品的网上销售和推广排除了地缘与亲缘障碍。村民在直播平台上与顾客聊天交易,五湖四海的陌生人都可以成为熟人,市场范围迅速扩大。平台上相对成熟、完善的交易制度消除了村民销售商品时的社会不信任和对于熟人社会的强烈依赖。这种具有可见性、低知识能力门槛、平等进入、去中心化特征的营销方式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而且网络直播动态、真实、直观、细节的展示特性能够带动非标准化、高附加值、复杂工序产品的销售,从而直接促进淘宝村产业的发展升级。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加速着“注意力经济”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升级版的视觉消费时代。大众传媒方式的迅速改变使得传统线型传播结构变革为网状结构,以往得不到关注的诸多村镇开始成为网红村镇,吸引人流、资金流的聚集。不同于淘宝村在移动互联网的助推下实现经济的内生型增长,网红村通常利用网络宣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的景观,从而达到吸引外部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目的。网红村的出现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空间视觉化进程不断加深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新经济所推动的乡村发展进程的特征和趋势。由媒体平台、普通民众和粉丝众多的各路“网红”组成的新型人际交流关系网络与乡村视觉化演变进程密不可分。

       大量的淘宝村、网红村都属于实体分散、虚拟集聚的新空间——流乡村(country in flows)。它们完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虽然保持着乡村的风貌,但已经进入区域甚至全球的产业分工体系,一定程度上已经是城镇化的空间。流乡村的出现就是E城镇化过程,互联网、电子商务推动的就业非农化与生活现代化过程。这一过程将改变传统的以进城为目的的单一城镇化路径,让城乡要素在高频对流的过程中实现更好的配置。

       E城镇化过程不仅体现为流乡村的出现,它最终要实现的是人的城镇化选择更为多样和自由的时代。随着人口流动的高频化,城镇化载体将更加丰富,宽谱系的多元城镇化模式日益浮现。大中小城市、镇与乡村都是能够满足个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不同竞争力的空间载体,它们所构成的城乡体系将不再是要素单向流动的等级体系,而是多向度、自由流动的多中心网络体系。在E城镇化过程中,为了实现个人更全面的发展,城乡居民将更加频繁地穿梭于城乡之间。城乡联系日益紧密、城乡功能高度互补将成为个体在城乡之间高频流动的本质推动力。

       E城镇化过程显然是异地城镇化、本地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同时存在的动态过程。面对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过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理论研究唯一可行的路径就是深入中国鲜活的实践,不断发掘、提炼与抽象。唯有深植于亿万人民的勇敢实践,深植于千万城乡的动态变迁,才能回应需求、创新发展,本期“E城镇化的发展与治理”专辑就是一个初步的尝试。


微信扫一扫
关注“上海城市规划”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