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5期 2021年第5期 在地性社区规划

卷首语

(2021年第5期)

主题:在地性社区规划

特邀组稿人:黄  瓴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转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人民城市已成为今天的社会价值观。面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目标和愿景,作为社会基本细胞的社区无疑成为落脚点和重要抓手。联合国人居三大会提出的“建设可持续的城市与社区”(SDG11)是当下的全球共识。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的社区,以及一个好的社区规划呢?或者说社区规划到底做什么?社区规划师的角色和价值在哪里?相信这些问题难以统一作答,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社区意向,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生活在不同的社区环境中,因为社区是在地化的,具有异质性,更是不断变化的。不变的是“社区”概念的基本内核——共同体(community)。无论从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首次提出“共同体”概念开始,还是我国早期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和吴文藻先生等对“共同体”概念的引进和转译,直至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具有中国行政管理特色的“社区”概念的提出,都在不断强调应该重视人类共有的这种生存模式——社区共同体。2020年,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和各国持续的抗疫行动,我国社区治理的创新特色充分证明了社区作为社会基石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想起1945年美国学者Henry S. Churchill的著作The City is the People(《城市即人民》)里特别谈到“一个好社区的衡量标准是被居住其里的人所珍惜”。在今天看来,这仍然是人们对美好社区的最高向往,是直击人心的最高目标。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当今世界的底色。“在地性”(locality)的转向是一种新的全球化观念,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全球化的路径框架。这种观念关注地方差异,强调差异化的多元地方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特殊价值。随着空间尺度的变化,“在地性”的内涵大不相同。从区域、城市到社区,“在地性”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认知范式。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品质,已逐渐纳入各国行动纲领。这种观念也非常符合中国传统哲学观念——内观。相信本自具足,从自身条件出发去寻求发展方向和可能性。

       社区规划作为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尊重社区的在地性特征和差异是根本。社区规划、社区更新、社区设计等研究与实践也日渐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不同城市相继开展了社区规划在地实践,特别是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社区规划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业遗产更新、公共空间营造、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等密切关联。

       本期以“在地性社区规划”为主题,旨在通过7位作者分别对所处城市的实践案例剖析,用比较和包容的眼光去理解和反思中国的社区与社区规划,同时在学理上做出一点贡献,积极参与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规划知识树。其中,刘佳燕教授的论文《基于场所营造的社区规划:北京“新清河实验”的实践探索》,提出社区作为场所的多维价值属性需要通过综合性的场所营造得以完整实现,结合北京“新清河实验”中的社区规划实践探讨在地化的场所营造策略。刘悦来教授及其团队的论文《上海杨浦区社区规划师在地先锋种子的共治实验》,基于杨浦区社区规划师在地先锋种子实验,从共治目标、结构和流程3个方面分析其共治机制,以大桥街道桥下空间的更新试点为例解剖其共治实施路径。袁媛教授及其团队的论文《居委会主导的老旧小区改造协作模式研究——以广州市仰忠社区为例》,以广州市仰忠社区为案例探索居委会主导的老旧小区改造协作的模式与适用性,并指出目前居委会主导的更新协作是通过项目制推动的,需要研究其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机制。黄瓴教授及其团队的论文《基于社区人力资产的后单位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心湾社区为例》,认为后单位社区具有“空间冗余、人力富裕”的典型在地性特征和基础性优势,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心湾社区为例,提出基于人力资产的后单位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思路,推动“人—空间—服务”整体发展。王承慧教授及其团队的论文《社区参与居住型历史地段保护的在地性:基于社会资本分析框架》,选择6个国内外居住型历史地段案例,运用由社会资本层次、社会联系类型、社会资本功能构成的分析框架,对社区参与主体及其关系进行呈现和解读,总结出有利于在地性的社区参与组织机制和建议。赵炜教授及其团队的论文《场景理论在成都城市社区更新中的在地应用——以望平社区为例》,认为场景理论为城市社区更新提供了新思路,并以望平社区的场景营造实践为例,剖析场景视角下成都城市社区更新的目标与问题,归纳成都城市社区更新的场景营造框架并总结其戏剧性和真实性策略。郭炎副教授及其团队的论文《组织模式视角下的在地性社区规划探索——以武汉市登月小区为例》,基于集体行动理论和沟通规划理论,建立了社区规划组织模式的多主体—多层级分析框架。结合武汉市登月小区的社区规划实践,解释了社区规划参与主体的阶段性互动关系,并建议因地制宜构建社区规划组织模式。

       当下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更是一个价值重塑的时代。对“在地性”的重视,本身也是从自知、自信到自觉的过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尊重社区的在地性,也即尊重社区的特色与差异性,同时还要兼顾社区的整体性、公共性与公平性,要求社区规划必须因地制宜、务实规划。透过参与社区的行动,我们也在共同建构社区精神和城市文化。以人民为中心,地方组织(local group)的力量亦不容忽视。我们身心与共,深耕社区规划实践,是幸运与光荣,也是使命与责任。

微信扫一扫
关注“上海城市规划”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