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期 2023年第1期 城市韧性评估与设计

卷首语

(2023年第1期)

主题:城市韧性评估与设计

特邀组稿人:颜文涛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 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中心 副主任


       韧性城市理念已经引起规划学界与城市管理者的广泛关注。该理念强调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提升城市面对不确定风险扰动的存续能力。科学评估城市韧性水平、理解城市各要素系统的交互关系与空间特征,有利于规划设计师深刻理解关键因素对韧性的影响机制,并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空间调控策略,从而避免规划设计中韧性目标的抽象化和概念化。

       城市韧性评估是将城市韧性理论工具化,并运用于城市规划实践的重要桥梁,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类型。定性评估以问卷、访谈等形式开展情景回溯与要素分析;定量评估通过量化城市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而综合测度韧性水平。其中,不同模型框架因研究尺度、评估对象、扰动场景的差异,对城市韧性的内涵解析与表征指标不尽相同,又进一步形成多样化的韧性测度技术路线。

       目前,研究中常使用的定量韧性测度方法有指标评价法、代理测度法、复杂网络法等类型。指标评价法将城市韧性分解为多维度特征,设置权重并建立指标体系计算韧性水平;代理测度法多针对单一系统性能,描述时间维度上关键变量的变化;复杂网络法从城市系统拓扑结构出发,分析其抗毁性、冗余度等网络特征。总的来看,各类风险扰动对特定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方式存在差异,面对相同的风险扰动,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受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各类韧性评估及其测度方法有着对应的实践范畴。

       由于城市韧性本身具有多维度、多系统、多因素的复杂性特点,如何寻找恰当的韧性评估方法,为空间调控与优化策略提供理论支撑,一直是韧性研究积极探索的方向。从现实需求来看,当前城市韧性评估方法应从以下3个方面优化:其一,关注城市多系统的关联协同。由于城市系统间复杂关联性的存在,城市单一系统韧性无法确保城市安全,韧性评估应加强对城市多系统协同下整体韧性表现的分析,指导规划建立空间统筹机制。其二,强化城市韧性机理研究。评估模型可清晰表征城市韧性水平,识别不同尺度下韧性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而建立分析框架,分析层级结构、建设密度、形态布局、经济社会等关键影响因素与脆弱空间,用以支撑针对性和解释性的空间策略。其三,提高韧性评估结果的动态化与精细化。充分利用多元时空数据,在技术上提升韧性评估结果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促进形成有效的协同调控、层级传导和动态反馈机制。

       提升城市韧性水平的设计策略主要包括优化城市空间构型、完善系统网络结构、保障重点区域安全、强化空间设计适灾性、建立空间调控策略等多个方面。在当前的规划实践中,提升城市韧性的规划设计手段多元,但呈现一定的碎片化。城市韧性评估应当为城市风险管理与韧性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引导。一方面,基于评估结果,规划设计通过用地布局、功能结构、交通体系等系统的优化,减缓韧性薄弱空间的暴露风险,提升其适灾与转化能力;另一方面,对评估中的关键系统环节,建立空间统筹协作机制,横向上注重居住、设施、交通、应急保障等系统之间的协同组织,纵向上建立多尺度、全周期的时空统筹与联动机制。最终,从时空维度上塑造具有适应与转变能力的空间组织模式,维持扰动作用下居民健康有序的生活状态。

       为了深入探索城市韧性评估与设计的前沿动态,本期栏目以“城市韧性评估与设计”为主题,共组织了6篇文章。其中,4篇文章聚焦规划实践中的城市韧性评估方法与优化策略。文章中涉及的韧性主体涵盖城市整体、国土空间和城市社区等多个尺度,韧性评估场景既包含系统普遍韧性,也有面向高温灾害、雨洪风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指韧性,具有一定的覆盖性和代表性。《基于“形态—网络—功能”的城市韧性评估方法——以十堰市中心城区为例》一文提出“形态—网络—功能”的多维度城市韧性评估框架和定量计算方法,评估十堰市中心城区的4种土地利用情景的韧性水平,分析得出影响城市韧性水平的关键空间特征,从空间形态、道路网络、公共服务功能体系等维度,提出有效提升城市韧性水平的空间优化策略;《粤港澳大湾区高温灾害韧性评估与提升策略》一文构建了包括“物理、自然、经济、制度、社会”5个维度、“灾前、灾时、灾后”3个阶段的高温灾害韧性概念框架与评估体系,运用多源数据集进行时空模拟与运算,识别粤港澳大湾区高温灾害韧性的时空分异特征,形成韧性提升策略;《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韧性测度——以长三角城市应对雨洪风险为例》一文运用城市应对雨洪风险的“雨洪致灾危险性—城市韧性”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客观赋权方法,对长三角中心城市开展了雨洪韧性评估,进而针对处于不同韧性类别的城市提出发展型、增量型、转型适应等不同适应路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评估与差异化提升策略——基于武汉市4个新旧社区的考察》一文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设施韧性、制度韧性、空间韧性和社区生活圈支撑韧性6个领域构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韧性评估框架,基于评估结果从社区生活圈、社区两个空间层次,新建社区、老旧社区两个社区类型分别提出差异化的提升策略。

       另外2篇文章以分析城市韧性机理为出发点,分别针对社区生活韧性、城市滨水空间韧性构建相应认知框架,并形成提升韧性目标下不同尺度上的规划设计策略。《社区生活韧性的认知框架与规划策略》一文以保障居民可获取服务水平的视角,提出社区生活韧性的概念,指出社区服务可用性和可达性是提升社区生活韧性的关键,进而梳理了社区生活韧性核心要素与外部空间的交互关系,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社区规划3个层面形成响应策略;《城市滨水空间的韧性机理及其设计响应》一文通过对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要素及其关键变量的识别,认识其韧性作用机理和关键变量,提出滨水空间的韧性设计方法与响应策略,并从研究尺度、阈值量化、“特指韧性”与“普遍韧性”,以及适应性循环等方面提出延伸思考。

       本期主题栏目的6篇文章从多个维度为读者带来城市韧性评估与设计策略的研究成果,对各类情境下韧性城市的内涵与机理加以阐述。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文章,帮助读者理解如何评估和测度城市韧性水平,以及如何将韧性目标融入规划实践,进而认清增强韧性水平的空间调控与设计响应路径,以期有效提升城市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综合能力,保障城市居民的安全和健康。


微信扫一扫
关注“上海城市规划”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