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亚洲城市论坛)黄丽玲:全球与在地的对话——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的教育实践


黃丽玲

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  所长, 副教授

 


今天大家都来自大城市,台北相比之下是最小的城市。现在台北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扩张。当然,台北作为整个地区在扩张,但是速度已经大大减缓了。所以对新一代人而言,他们面临的是一个缩减的城市化的地区,面临着老龄化等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关于民生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今天讲讲“台北市的旧区再生与社区营造”。


台北人口260万,与上海、新加坡、香港相比少很多。从1991年开始台北市本身在缩小,已不再是城市扩张、搞基础建设这个时期了。1980年代到1990年代,台湾社会面临巨大转变,新的中产阶级要求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政府花很大力气对一些开放空间、基础设施进行投资,让城市变得更宜居。除此之外,公众参与、共同开发越来越多,建立了很多带有公共参与元素的机制。


最近我们研究所越来越关注一个问题,就是城中区的发展。经济高峰的年代,台北的开发重点是在台北市东部,台北西部的老区落在了后面。简•雅各布斯1960年代就提出,一个城市要保持活力,土地用途要有多种组合,划分一些小街区要紧凑、整合。这对台北的多样性特点是适用的。台北的“社区规划与城市设计”运动,提出了从现代规划转向城市设计这样一个理念,街区的公园、保留的历史建筑,都是其中的主要内容。我们研究所还参与了一项工作,就是找到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就是特别强调社会生活,而不是只强调城市功能,它涉及一些本地小规模经济、宗教场所、公共区域等。


下面我介绍3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迪化街,它是从港口发展起来的,空间元素是大街、 寺庙、胡同,建筑形式有骑楼、店屋、天井等。1980年代后期,政府开始与非政府组织、基金会和我们研究所合作,对这个地方进行保护。这些合作机制包括:容积率转移、城市设计控制、设计师与店主合作设计等。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怎样应对地价的大幅上升,怎样激发更多参与,怎样让当地的商业活动更加多样化。第二个案例是士林夜市,当地居民从去年开始组织起来反对夜市迁入地下。我们认为,土地用途多样组合很好,我们要保护,但是也要平衡,寻找适宜的混合方式。对此政府要负一些责任,提供更多空间来保持活力。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怎样对多种相互用途冲突的地方进行管理,其中必要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必须的。 第三个案例是艋舺,也是一个老区,现在人气衰落了,因为政府投资欠缺,自发的聚会又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这个案例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怎样做包容性规划,怎样让这个区域更充满活力,怎样重新发展当地的经济。 旅游业不是唯一可以发展经济的产业,可能需要更多的教育机构吸引年轻人到这里来,还要对那些弱势群体加以照顾。


微信扫一扫
关注“上海城市规划”
公众号